油腻的水木年华带着青春离场,娱乐圈为何容不下中年男人?

麻花影视Aaron影视资讯人气:522时间:2023-09-24 01:02:03

《乘风破浪的姐姐》火热依旧,《乐队的夏天》又卷土重来。

在前一个节目中,我们看惯了宁静的豪气、张雨绮的艳丽以及张含韵的甜美,而在后一个节目里,我们又该如何面对离开公众视野很久的水木年华呢?

在舞台上,我看见平均年龄超过45岁的他们奋力地唱着《青春再见》,又看见他们因得票过低而落寞离场,我能接受他们的迟暮,但不能接受站在评委席上的年轻人面带鄙夷地用油腻去诋毁两个敢于接受自己年龄的中年人。

而当我们去批判、去追问、去深思“油腻“为何会成为乐评人对音乐的评价时,我们又会猛然想起,这是综艺,而不是音乐,这是娱乐,而不是艺术。

水木年华因为油腻,所以带着仅有的青春退场了,但他们是歌手。

夏天,落在年轻人是青春,而打在中年男人身上却只剩油腻,只有那么一群假装不是中年人的姐姐们,乘风破浪。

娱乐圈的审美,如此贫乏。

能接受她们的飒爽,就是不能接受他们的油腻

去年7月,海清在“FIRST”电影节上为中年女演员发声,寻找出镜的机会。而现在,尽管在影视圈很难说中年女演员找到了多大的出路,但在综艺节目上,《乘风破浪的姐姐》确实为奔波于娱乐圈的中年女明星提供了再次出圈的机会。

从《乘风破浪的姐姐》这个节目的赛制上来说,它所采用的是类似于偶像成团的选秀节目,都是通过歌曲和舞蹈为演艺形式来决出一个胜负。但从节目的第一期丁当被淘汰开始,其实大家也就能看明白了,这不是一个以唱跳能力为评判标准的节目,而是一个抹去她们背后的专业身份,来贩卖态度、氛围、美感的节目,而这一点也被庞博在《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中成了段子。

在这个节目中,真正重要的不是“姐姐们”唱跳的节目,甚至也不是比赛的结果,而是观众从选手的表现以及节目的编排中,看到了她们在成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靓丽,又从她们集体式的生活中,窥视了她们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来的真实。

然而,当我们看到并接受了中年女明星的飒爽之后,为何就不能接受中年男明星的油腻呢?

水木年华带着油腻的标签从《乐队的夏天》退场,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已经不能满足部分年轻一代的想象。

情怀成为了廉价的商品,那些被当代娱乐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规训和教化的年轻人以及他们背后的审美取向都已经较大程度地拥抱了一种被荷尔蒙裹挟的青春。

然而这并不是青春的所有含义。

如今,偶像经济是最为普遍和高效的娱乐经济,饭圈文化成为最容易维持稳定的互联网流量变现渠道。当我们看到乘风破浪的姐姐走向前台,成为飒爽的中年偶像,我们可以预见,这也只不过是旧瓶套新装,瓶子虽然是旧的,但形象仍然可以包装。

而那些步入中年的男明星,徐峥早早地接受了秃头的命运,黄渤只是从众多优质的皮囊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发福的沈腾恐怕没有勇气再当回那个军艺校草。反倒是这些无法在偶像圈中立足的老男人,走了一条离自己初心最近的一条道路。

“油腻”一词表征着是资本驱使下的偶像文化对中年艺人的刻薄。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人选择迎头而上。

赚钱嘛,不寒掺。

被贫乏的审美所圈住的想象,到底毁灭了什么?

从这个综艺的名称就可以看出,《乘风破浪的姐姐》有着明确的受众群体定位,其观众主体是那些终将迈进中年的年轻女性,以及那些已经成为中年的女性。而当我们回过头来反思,为何这个节目会迅速形成话题,引发关注呢?

因为它抓住了一种美,即不被岁月所消磨的女性之美,而这种美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对美的想象,这很质朴,也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力,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达到屏幕中她们所呈现之美的自由。

我们从综艺中消费这种美给我们带了满足,又在不知不觉中诱发了达成这种美的欲望,而一旦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我们到底是认可美还存在着其他可能性,还是执着于求而不得的挫败呢?

那些陷入这种挫败之中的人,以及那些只执着于一种美的人,便被贫乏的审美观念圈住想象。他们在羡慕年过50的许晴依旧笑颜如花的同时,又否定时间的流逝在一个普通人身上留下的痕迹,但又有多少人能够拒绝肉体走向衰老的平庸呢?

当我们用油腻来鄙夷一个人的正常衰老时,我们所毁灭的其实是对“正常本身的认知。

尽管我们大多数人都处于一个“正常”的范畴。我们总是希望将对他人的羡慕与想象投射到自身,但我们很难亲身体会到完成这种想象需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更不用说我们是否有实力去支付这个代价。

鲜肉与腊肉的距离总会时间来填充,一个健康的审美范畴,绝不是停留在对外表体态的执着上,而应当在一个时间维度上体现对人迈入衰老的包容。

看到了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在舞台上的艳丽,我也想看到她们站在屏幕前的典雅和知性。尽管部分年轻人为水木年华贴上了油腻的标签,但在这标签背后,我更愿意承认他们的成熟与风度。

外表的年轻不是人之美的全部,执着于维持外表的年轻更不是。

人格,终究敌不过人设

道理归道理,生意归生意。

对于在娱乐圈摸爬滚打的偶像和明星来说,年轻靓丽本身就是一个可被开发的人设基础。尽管大家很想为民谣界的前辈水木年华打抱不平,但对于娱乐这个产业来说,他们目前的价值不是他们的外表,甚至也不是他们的专业水准,而是他们的身份所承载的情怀。

而站在《乐队的夏天》的舞台上,水木年华还是选择避开了最具情怀的歌曲《一生有你》,而是选择了《青春再见》,尽管现在的他们唱这首无比合适,尽管他们将这首歌在舞台上演绎的很好,但依旧被淘汰,因为在年轻的专业评委中,他们在这一对从过去活过来的组合中看不到符合他们产业化标准的人设,而是用一个油腻来否定了他们的未来。

一个专业且热爱音乐事业的歌手,让他失去舞台的不是因为他的实力,而是因为他找不到在这个舞台上用以迎合观众的人设,这无异于一把刺向剑客背后的暗枪,他在施展自己才华之前,便倒在了寻找知己与敌人的路上。

这不仅是那些走在文艺道路上苦苦追求的创作者所苦恼的地方,这也是Yamy这类依附于流量经济的偶像明星在粉丝的包围中所感到困惑的根源。到底是保护自我人格,还是迎合众人喜欢的人设。

而现实就是,大多数执着的人得守住清贫,即便是少数执着的人获得了成功,那背后所付出的代价,常人无从知晓。至于那些深谙人设变现的人,早就以出让自我为前提,来换取了部分经济上的财富。

但对于娱乐产业这个庞然大物来说,艺人的自我人格在成为卖点之前,它始终将被视为变现道路上的绊脚石。

当Yamy将美当作她人格的一部分时,其经纪公司的老板不就是对此表示了否定吗?但你无法用道德标准来要求一个商人去守护其产品的人格,所以徐明朝最后强调的也只是用法律手段解决而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Yamy就是一种被抹去或搁置自我人格的产品。

说到底,人格,终究还是敌不过人设。

当娱乐圈不再将偶像的流量经济放在高位,当活跃在娱乐圈中的消费者能够接纳一个偶像明星的衰老且仍支持他的演艺生命,当明星们在公共窗口不再是生意上的营业而是真性情的展露时,中年与油腻早已脱钩,明星也就能够自由地守护甚至展现自己的人格。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jmlliu@outlook.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4 万影网 苏ICP备88888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