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表层是20世纪30年代电影圈故事,进一步则展现了早期电影状况

麻花影视Aaron影视资讯人气:638时间:2023-09-13 01:02:04

“阮玲玉”人物塑造的多重时空和多样形态关锦鹏在《阮玲玉》创作缘起中坦陈,最感兴趣的就是阮玲玉的表演,她做什么戏像什么人,她的戏很快能让你代入到那个人物。影片中,“阮玲玉”的人物塑造共出现在四个时空:30年代女演员阮玲玉的表演人生和人生故事;演员张曼玉塑造“阮玲玉”时重现她当年在《神女》《小玩意》等影片中的表演片段;演员阮玲玉本人的电影原片,这个时空也包括阮玲玉本人的图片等;演员张曼玉在模拟纪录片中扮演香港演员和明星张曼玉,同一时空又有关锦鹏对孙瑜和沈浮的真实记录采访来侧面展现阮玲玉。

影片包含多种视觉媒介:静态图片、动态影片;剧情段落、模拟纪录片形态、真实纪录片;从色彩上呈现黑白片和彩色片。从声音上,有默片和有声片。开场即阮玲玉多幅静桢剧照,镜头在剧照上推拉摇移,导演旁白介绍阮玲玉从影之初的经历,以纪录形态展开叙事;出片名后,剧照在银幕上横向划过,展开电影画卷,进入故事,进入1932年剧情片时空。从静态图片到动态影片的导入,观众有意识地从讲述故事的20世纪90年代进入电影讲述的30年代。叙事从纪录形态展开,转入剧情,电影表演在多个时空和多种叙事形态中呈现、穿插、交叉,共同塑造电影人物“阮玲玉”。张曼玉多层次电影表演塑造阮玲玉形象表演层次是指演员在创作人物的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

演员按照剧本要求,掌握人物成长过程中的动作线和段落层次,使其脉络清晰,条理分明,合乎角色的思想、情感、性格逻辑的发展,体现出角色命运的趋势和动向。张曼玉在四个时空故事中,完成多个层次表演,其挑战也正在于多个叙事时空中每一个“阮玲玉”都需要有不同的表演层次,而她们又共同塑造同一个电影人物。张曼玉饰演阮玲玉的第一次出场是影棚内拍摄孙瑜导演的默片《故都春梦》,她饰演一个妓女出身的姨太太。这是阮玲玉进入“联华”的第一个角色,也正从该片开始,阮玲玉的表演和银幕形象均发生转变。这段表演开始较为夸张,倾向于程式化的表演方式,文明戏表演痕迹较明显。掐腰、看花、摔瓶子、砸桌子、撕桌布,每一个动作都有程式意义;掐腰代表生气,看花代表美貌和自我欣赏,摔瓶子代表撒娇和生气,砸桌子代表震慑,撕桌布代表毁灭。

巧妙的是,最后一个“撕”的动作。导演设计是从舞台视觉的全景,切到电影化的中近景,再回到《故都春梦》的情节和情绪,推到近景。全景当中阮玲玉是《故都春梦》中的姨太太,表演夸张、程式感强;中近景中,阮玲玉从剧情跳出,与孙瑜交流“导演,对不起,我演得不好,再来”,表演自然,表情生动。以上都是工作状态下、公共空间中的阮玲玉。次一场戏,近景接近景转场,进入阮玲玉的生活状态、私人空间——北京的雪夜、光影勾勒女演员阮玲玉,不施粉黛,毫无夸张。与林楚楚交流人生经历、情感经验,人物表演生活化、性格化、自然、流畅。张曼玉这两场戏的表演,层次清晰,节奏转变自然,人物刻画准确。这一段情节也是演员从默片表演状态到有声片表演状态的转变,表演的时代特征明显。

此段所有导演和演员讨论剧本创作的模拟纪录片形态都是在《阮玲玉》剧本中先行构思写作的,台词也都是剧本事先写好。张曼玉在这一段的表演并不多,但是有黑白片、有彩色片,人物的变化层次在于90年代女明星对于30年代女明星不断深入的了解、认识、思考、触摸、塑造人物的过程,是一个女演员创作心理的变化过程,以一个女性演员的触角深入触碰另一位女性演员心灵内部的过程。导演的人物构思和电影立意要求张曼玉的表演在不同叙事时空中自由转换,并能够沿着人物应有的性格与状态呈现表演层次,逐步塑造人物。既表现出用体验的方法来塑造人物,也尝试复现程式化的表演特色。《新女性》中,演员不再隐藏在人物的背后作为这个人物而生活,而是将自己借由人物这个窗口暴露在外。

优秀电影推荐

更多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jmlliu@outlook.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4 万影网 苏ICP备88888888号